葡萄牙能源和地质总局最近公布了最新的可再生能源统计数据,包括亚速尔和马德拉自治区的数据。
玻璃生产企业需要库存多种规格的玻璃,这些玻璃在不同组件厂之间不能通用,给玻璃加工企业带来很大的困扰,影响到玻璃的供应能力和及时性。缺口将在2021年下半年缓解与外界揣测不同,光伏玻璃形势虽大好,业内人士却颇多疑虑。
针对目前形势,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于11月22日在南京召开了2020年光伏玻璃行业形势座谈会,光伏玻璃行业代表纷纷参会,为行业近期稳市场保供应、长期稳健康保发展各抒己见。这样一来,将充分释放光伏玻璃的新产能,以便跟上未来不断增长的光伏新增装机需求。从当前光伏行业的形势来看,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恰恰也是组件企业所期盼的。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会长张佰恒对记者说。其中的24100t/d产能,可在2021年陆续投产。
从统计数据来看,光伏玻璃行业2021年将投产24100t/d,2022年将投产28500 t/d,总产能将超过80000 t/d。提及行业标准现状,在场代表纷纷表态。大概有15%左右的成本是光伏企业自身不能控制的,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对非技术成本的减负力度。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年底,中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为43.2GW;截至今年年底,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将达到240GW。光伏产业快速发展还面临产业链配套建设的挑战。规划光伏发展目标是总装机量达到105GW,实际装机量约为197GW。今年下半年以来,光伏玻璃价格翻了一番,并出现约15%的短缺。
另一方面,光伏发展还面临电网消纳的挑战。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均对十四五发展持乐观态度。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年均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在70GW到 90GW之间。王勃华说,就像挤白菜水一样,刚开始很容易就挤出很多水,但后面每挤出一滴水都很难。如果没有电网政策的改革,不打破隔墙售电的限制,工商业屋顶的分布式电站就会变成鸡肋,使企业降低投资热情。装机量而言,光伏已成为仅次于煤电和水电的中国第三大电源。
谁也没有想到我们被玻璃划伤了,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说。十三五期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是十二五期间的五倍。十四五期间,光伏发电将脱离补贴进入平价时代,但国家能源局则将继续出台扶持光伏产业的政策。光伏行业要更重视精细化管理、控制成本,做好迎接颠覆性创新的准备。
光伏组件龙头企业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认为,未来五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有望达到300GW。也就是说,未来五年新增总装机量在350GW到450GW之间,超过迄今的装机总和。
在12月10日举行的2020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年度大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今年全国新增光伏装机40GW,同比增长32.8%目前国产设备1GW投资成本已经降低到4.5亿元左右,而且在成本还有进一步下降空间。
假如市场爆发式增长,从原理上讲,HJT的工艺更简单,能耗更低,长期应该是可以胜出的,短期内Topcon还是有它的优势。目前,光伏行业HJT的规划产能已经几十GW了,但光说不干,假把式。旁观者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利益相关者的说道是不客观的,关键看当事人的行为表现,这个说明一切。01 HJT支持派支持派认为,HJT技术成熟,效率较现有PERC进一步提升,尽管目前设备投资高、银浆用量大,但随着国产设备的进步和规模化的优势,再加上银浆改性、铜电镀等降本方案的突破,规模化量产成本有很大希望降低到市场可以接受的程度。与之相比,N型硅片具有较长的少子寿命、更小的光致衰减,公认未来高效光伏电池发展将切换到N-Topcon、HJT等N型电池方向。而其他头部企业,除了阿特斯250MW中试线、东方日升(300118.SZ)500MW中试线,隆基、晶科、晶澳、天合等,都还没有看到公开信息显示其正式建设HJT项目。
但是,面对两种技术路线,坊间分歧太大,甚至通过贬低彼此来美化自己。Topcon的支持者认为,基于PERC改进的Topcon,设备投资成本更低,备受关注的良率也可以随着规模化不断改进。
除了技术和成本,还有更多复杂的市场因素,比如某些国家的光伏市场对价格可能不那么敏感;比如某些上下游企业之间拥有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和对技术的引导话语权等等。此外,在HJT喧嚣之下,规划产能虽然不断加码,但实际落地开工情况总体低于预期,尤其是个别龙头企业表现并不积极,也成为HJT反对派的争辩依据。
对于存量光伏玩家而言,没有任何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会轻易下结论。在PERC后时代,HJT和Topcon是普遍认为的两种升级替代路线。
HJT是一种取决于增量的新技术,Topcon则是一项兼容存量的新技术。05 HJT的后续关注重点目前,HJT的实际情况就是边走边看,走得好,就大干,走不好,可能就不干了。HJT支持者自然会数落Topcon的不足,认为尽管Topcon与PERC兼容可以降低固定资产投资成本,但其良率仍有待提高或验证,而且HJT的成本还会一直下降,尚不能证明Topcon比HJT更优。06 未来技术展望无论是HJT还是Topcon,本质上都是晶硅表面的钝化技术,不同的是采用的钝化材料和钝化工艺有所不同。
除了这两种技术,未来还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钝化材料和钝化工艺。来源 | Mr蒋静的资本圈光伏电池是有效利用太阳能的重要手段。
02 HJT反对派反对派则认为,HJT成本太高,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成本,还是银浆等材料成本。P型单晶硅发展较早,主流产品经历了BSF电池,PERC电池以及双面PERC+电池的不断发展,电池效率已逐渐接近瓶颈。
不管如何争议,很多光伏人士都坚信,HJT和Topcon为代表的新技术最终一定会取代PERC技术,只是时间节点无法精确预测。至少,短期性价比难以超越PERC,因为目前的PERC表现还好,且还在优化提升,无论哪种新技术短期超越都是挺难的。
与PERC相比,无论是HJT或Topcon,还是别的新技术,量产电池片效率至少要比PERC高1.5个百分点,即量产电池片效率达到24.5%以上,同时成本可比或者略低,才可能对PERC技术构成实质性威胁。至于HJT综合成本将逐渐下降的观点,部分人认为其成本下降基于若干假设,比如低温银浆用量逐渐减少,这些假设是否成立本身就是个问号。新技术必须做,而且值得投入。目前,HJT的实际情况就是边走边看,走得好,就大干,走不好,可能就不干了。
在光伏产业日趋成熟、头部企业财大气粗的今天,头部企业群体犯错的可能微乎其微。所谓GW级的实际动作,不是纸面规划,不是技术储备,也不是开工仪式,而是货真价实的采购设备。
所以,静态地看,目前实际开工建设情况,相对于庞大的规划情况,几乎微不足道,还有很大差距。再加上整个光伏市场可以预见的繁荣,外部需求可以容纳几种技术路线的同时存在,即大家都可以分得蛋糕。
至于个别新势力或非头部企业的HJT项目建设,有弯道超车或蹭热点的动机和嫌疑,或者有地方政府资金的助推,难以客观评价,这里不再展开。走得比预期快,说明风向变好;走得比预期慢,说明风向变差。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